近日,潘世勋个人展览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。展览展出潘世勋的速写300余件,以及其代表作《红日初升》《我们走在大路上》《芒康牧民》《甘孜女子》等重要油画作品,旨在对潘世勋的艺术创作进行研究与展示,带领观众认识他在中国现实主义油画道路上的卓越实践,以及他的艺术中所反映出的新中国美术教育的时代特点。
潘世勋生于1934年,在吉林经过5年的部队工作后,于1955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,1958年进入油画系吴作人工作室(一画室)学习,师从吴作人与艾中信,于1960年毕业后留校任教,曾任中央美院油画系主任。作为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重要的油画家、美术教育家,潘世勋对自己的艺术生涯有着一个幽默的评价:“我不是创造美,我只是美的搬运工”,而他近60年的创作历程大致可以总结为三个关键词。
第一个关键词是“速写”。
潘世勋成长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,那时的美术创作鼓励艺术家深入生活挖掘素材。从入学之初起,他始终坚持以速写为收集创作素材的方式,更以速写为记录现场、抒发胸臆的语言。他认为现实主义的出发点应是“以真为师”,归宿在“同自然之妙有”。“速写是我一切绘画的启蒙和基础,在考美院之前,我从没画过一张石膏像,完全是凭借一定的速写能力才高分过关,所以我这一生都爱画速写,甚至很多油画都是以速写的方式来创作,看似是油画,其实也是速写。”潘世勋说。他的速写作品《翻身曲》中,青年女子的轮廓清晰,姿态灵动,寥寥几笔重色便将立体感塑造出来;《纳金电站电机安装》是一幅群像速写作品,画家运用巧妙的虚实处理将画面的主与次、近与远区分开来,构图繁而不乱,粗中有细。潘世勋的速写记录了不同地区的风貌,纪实性中充满艺术性,有着隽永魅力。
第二个关键词是“西藏”。
自1960年接受首都人民慰问团的进藏任务起,西藏这片雪域高原就成为潘世勋创作的根据地。他曾单枪匹马踏上石渠县的色须草原,也走进过曾经贫困的芒康勒布区,他被那里的人们不惧艰难又乐天知命的积极生活态度所感动,也被雄伟绚丽的自然景观所震撼。作品《小村节日》是根据潘世勋第一次进藏时所画藏族人民过“望果节”的场景速写而创作的油画。“望果节”是藏族农民欢庆丰收的节日,此画描绘了节日里的农耕者们穿上盛装,露出灿烂微笑的一幕,体现了丰收的喜悦。油画作品《甘孜女子》描绘了一名普通的藏族妇女形象,含蓄、朴素的美感跃然画布之上。“真正的油画创作不像在画室写生,有模特摆好姿势。在西藏,我更多的是在生活中寻找素材和灵感,可能是看别人聊天、开会、娱乐,有时自己也参与其中。这些创作可能不像画室里产生的作品那么严谨、准确,却是老老实实画生活,不华丽,但精彩。”潘世勋说。
第三个关键词是“材料技法”。
“抓住特征,先求平正,观察研究,脱离程式,抓住动态,以形写神,组织群像,人景层次,不拘一格,勿急勿躁”,这是他总结的“速写十要”;“油画创作的底色层的含油量应比上面色层的少,否则画面会黯淡无光,以后还易开裂、脱落”,这是他强调的油画“肥盖瘦”技法。潘世勋作为中央美术学院培养的杰出艺术家代表,也接棒学院教学,在油画教学上注入了极大心力,数十年教书育人,培养了大批油画人才。并且,潘世勋始终关切中国油画的发展,将西方油画技法材料等相关课程引入新中国现代油画教学。他在20世纪80年代赴法国交流,回国后致力于对油画技法材料和油画表现力的研究,出版《欧洲传统绘画技法演进三百图》,发表《油画技法杂谈》等系列文章,并举办相关讲学,推进了国内对油画语言的研究,也使得注重油画本体的创作蔚然成风。
“潘世勋几十年来不求闻达,只求钻研,将时间奉献给艺术创作和三尺讲台。”中央美术学院院长、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表示,在时代发展的今天,现实主义艺术精神中的现实关切、朴素情怀、语言品质、美学意境等都值得发扬光大,而且还要使之充实丰沛。在这个意义上,当如潘世勋所画:我们走在大路上。